01馬達加斯加愛情鳥 (Madagascar Lovebird)
馬達加斯加愛情鳥(馬達)是非洲愛情鳥中體型最小的,也是唯一源於非洲本土外的唯一一種愛情鳥,在台灣,與其它的愛情鳥(牡丹、小鸚)相較之下,馬達加斯加愛情鳥普遍度顯的低多了,牠們是靈活且非常害羞的小型鸚鵡,有人在時通常十分緊張不安,若提供巢箱,平時更是難以見到牠們的蹤影,因為大部分時間會躲在巢內,而手養鳥並不會如成鳥般害羞;外型明顯比其它愛情鳥特殊,公鳥的頭部為灰白色,母鳥則為綠色,牠們不像一些愛情鳥整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反而十分安靜,手養鳥很討人喜愛,適合居家飼養,共有2種亞種。
體長:13-14cm(5.1-5.5吋)
分佈:
分佈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海岸地區,曾引進到其周圍數個小島和非洲大陸,僅有部分地區成功的繁衍生存,如詹日巴島、塞伊其勒斯島、魯利安島等。
整體概述:
喜愛棲息在長青樹林附近的開闊草原中,也常在有棕櫚樹林的草原、森林邊緣地區、灌木叢、農田等海拔1500m以下的地區活動,即使是引進到別的地方的馬達加斯加愛情鳥也偏愛上述的各種地區,喜群居,通常5至30只左右成群活動,食物充足時聚集數量會更多,常與雀科鳥類結群,主要食物為草類植物的種子,在馬達加斯加的繁殖季節在11-12月,一窩通常產3-4顆卵,有時更多 。
飼養摘要:
籠養的馬達加斯加愛情鳥是安靜的小型鸚鵡,個性害羞,剛進入新環境時易緊張與不安,盡量減少打擾,避免大群飼養在一起,除非提供寬敞的空間 ,他們體型非常迷你也不吵鬧,適合居家飼養,但是與其它愛情鳥比起來還是比較不適合當寵物鳥,主要餵食混合種子,一些蔬菜與水果也建議常餵食,食量小,切些許薄片即可。
繁殖:
與一般愛情鳥一樣,繁殖上並不困難,全年都能繁殖,牠們對檢查巢箱情況十分敏感,過度的打擾常會造成親鳥咬破蛋或殺死幼鳥的情形,一窩通常產4-6顆蛋,平均數為4顆,孵化期約20-22天,孵出的雛鳥中通常公鳥數量會比較多,幼鳥約35天左右羽毛長成,而在6-7星期後即會斷奶。
---------------------------------------------------------------------------------------------------------------------------------
02桃面愛情鳥 (Peach-faced Lovebird)
桃面愛情鳥(小鸚)是國內最普遍的小型鸚鵡之一,也是最體型最大的愛情鳥(體重約50至60公克),體長略短於阿比西林(黑翅)愛情鳥(Abyssinian or Black- winged Lovebird),但體重較重,有各式各樣不同色系的變種,也是一般入門者最常選購的鳥種之一,叫聲雖不大,但是聲音尖銳,常會吵雜,個性十分活潑、愛玩與好奇,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有些也會很調皮、捉摸不定,行動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會逃脫,可以修剪羽毛防範飛走的可能性,在野外共有2種亞種。
體長:15cm(6吋)
分佈:非洲西南方,包括安哥拉、那米比亞等國
整體概述:
桃面愛情鳥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m以下的乾燥林地內,從次沙漠地帶的乾燥草原、熱帶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區、河流旁的林地、棕櫚樹林到農作物區都是常活動的範圍,主要的棲息處都在水源區附近,一般都是5至20只左右一起活動,但在覓食時與至水源地喝水時會數百隻聚集,主要食物為種子,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天氣冷時會數只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通常築巢在岩石裂縫中或佔據別種鳥的巢,在2-3月及4-10月會進入繁殖季,僅母鳥孵蛋,窩卵數約4-6顆 。
飼養摘要:
籠養鳥十分活潑好動,是很健壯的鳥兒,喜愛鳴叫,有時很吵雜,愛啃咬,玩具及新鮮樹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種子外,蔬菜水果、穀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牠們更健康。
繁殖:
繁殖難度低,適合剛入門者做繁殖嘗試,群養繁殖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築巢所需之稻草、樹枝、樹葉等供牠們使用,約在交配後10天會生下第一顆蛋,每隔一天下一顆蛋,一窩約產4-6顆蛋,在6、7天後即可檢查蛋有無受精,孵化期約21-23天,30-35天後幼鳥羽毛長成,親鳥有時可能因礦物質缺乏而拔幼鳥的羽毛,在雛鳥孵出後的期間宜提供營養且豐富的食物,抓出手養最佳天數約10-14天,不宜太晚將幼鳥移出巢外。
----------------------------------------------------------------------------------------------------------------------------------
04海角鸚鵡 & 灰頭鸚鵡 (Cape Parrot & Grey-headed Parrot )
海角鸚鵡(好望角鸚鵡)是十分少見的鸚鵡,在國內數目非常少,國際間數目也很少,進口的人工繁殖成鳥價位高,是同屬的鸚鵡中(Poicephalus)體型最大的種類,野外的數量十分危急,盜捕與棲息地破壞使他們的數量嚴重下降,許多被盜捕的海角鸚鵡由於天性十分敏感,加上壓力及恐懼,使得死亡率非常的高,即使有些幸運存活,多數也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死亡,公母性別可由外表判斷,母鳥的頭頂有橘紅色的冠羽,公鳥則無,有2 種亞種。(另一種非常相似於海角鸚鵡亞種的種類-灰頭鸚鵡,Grey-headed Parrot,原本被認為是海角鸚鵡亞種之一,但近來已被確認為是另一個種類,兩者主要區別在於海角鸚鵡的頭部與頸部呈褐黃色,而灰頭鸚鵡呈灰色,灰頭鸚鵡的嘴部也比海角鸚鵡來的大。)
體長:33cm(13吋)
分佈:
分佈地區廣闊且分散,三個主要地區是非洲西部、中南部及南部,在西非包括了甘比亞、塞內加爾南部到迦納和多哥,中南部則從剛果西南方、薩伊東部與南部、烏干達西北部、盧旺達及坦尚尼亞中部一直到那米比亞、波札那北部、尚比亞與新巴威,在南非包括川斯弗東北部到角省東部。
整體概述:
野外的海角鸚鵡是非洲最稀有的鸚鵡之一,其數量在上世紀嚴重下滑,其主要原因是棲息受人類嚴重的破壞,導致其築巢的樹洞大減,使繁殖無法順利的進行,食物來源也大大地短縮,而使許多海角鸚鵡去吃農作物(尤其是核桃),大量遭農民射殺,盜補販賣至寵物市場行為猖獗,野生的海角鸚鵡被捕後存活率極低,鸚鵡養殖業中的籠養數量又少,使得數量一直無法提升,野外數量恐怕只剩300-500多只左右,而在其中又有許多感染了PBFD,情況令人擔憂;牠們依亞種不同棲息在各種高山森林、潮濕林地、草原林地、低地森林等,南非的族群覓食時會成群飛行90公里或更遠的距離去尋找食物, 平時活動時通常數只到20只左右成群,有時會聚集到50只,但有時也會被發現只有一隻單獨活動,會與同屬的鸚鵡聚集,在津巴布韋,其族群會因食物而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築巢在6至12公尺高的樹洞中,繁殖期因地而異,一窩有2-4顆蛋 ,族群數量危機年年升高中;海角鸚鵡的兩個亞種均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
飼養摘要:
籠養的海角鸚鵡相當安靜,但有部分早晨時可能會較吵雜,剛引進的成鳥一開始很害羞且容易緊張,人工繁殖鳥適應環境的時間不會很長,然而適應後大多變的強壯,野生鳥難以馴服,即使籠養多年依然還是很怕人,再次呼籲這類鳥千萬別購買飼養野生鳥,因為可能的PBFD帶原可能得整體鸚鵡市場崩潰或被禁止,這類野生鳥的售價多為一對兩三萬元,真正人工繁殖鳥的售價正常可多至10萬元台幣;餵食上宜多提供蔬果,綜合維他命補充劑與營養鳥乾糧也可常餵食。
繁殖:
海角鸚鵡的繁殖成果在國內外都很少見,牠們約於3歲時有繁殖能力,4歲時可以見到繁殖成果,繁殖期時不宜經常打擾,一窩約產3-4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若由親鳥將幼鳥扶養至斷奶,一年可有2胎,幼鳥在9-11周後羽毛長成,有時較晚;由於大部分在國際間買賣鸚鵡的商人與繁殖者多半不清楚或不注重如何分辨區隔海角鸚鵡與灰頭鸚鵡導致於雜交、混養等情形發生,對於海角鸚鵡如此稀有的種類繁殖上一定得注重純正血緣的繁殖才能確保牠們族群延續,甚至關係到往後的復育野放等保育行動。
---------------------------------------------------------------------------------------------------------------------------------
05紅腹鸚鵡 (Red-bellied Parrot)
與大部分Poicephalus屬的鸚鵡一樣,紅腹鸚鵡是很安靜的非洲鸚鵡,有別於其它Poicephalus屬的鸚鵡,牠們的性別可由外表輕易地判定(如下圖所示),公鳥的腹部為橘色,母鳥則是灰綠色,手養鳥是不錯的寵物鳥,紅腹鸚鵡也是Poicephalus鸚鵡中說話能力較佳的種類,也比較外項一些,通常公鳥的學話及模仿能力優於母鳥,但一般來說,養鳥業對母鳥的需求較高,因為數量較少。
體長:25cm(9.8吋)
分佈:
紅腹鸚鵡分佈在東非,從坦尚尼亞的東北部、肯亞西部及北部到埃塞俄比亞的東部及南部與索馬裡的西部及北部。
整體概述:
紅腹鸚鵡多棲息在開闊的稀樹草原與乾燥的林地,通常活躍於海拔1400m以下的地區,為尋覓食物有垂直移動的季節性遷徙行為,所以有時會在2000m的高地發現牠們的行蹤,尤其在6-9月時,通常成對或家族成員3到4只一起活動,不常有大量聚集的情形出現,常到水源地飲水,築巢在離地2-3m的白蟻穴,或離地10m以上的樹洞中, 野地繁殖期約在10-7月,通常一窩有1至2顆蛋,並不多產。
飼養摘要:
手養幼鳥一開始十分容易害怕,但很快的就不怕生,而剛飼養的成鳥容易受驚嚇,適應環境速度較慢,適應期間很敏感,剛進口的成鳥通常較偏食,可能只吃穀物種子飼料,但還是需要提供多樣的蔬果等食物 ,慢慢地改善其飲食習慣,成鳥不宜提供過小的傳統台式規格籠,足夠的活動量可保成鳥健康與活力。
繁殖:
與一般Poicephalus鸚鵡一樣,多在3、4歲後開始繁殖,通常都在冬天開始繁殖,但全年都可能繁殖,建議使用的巢箱較塞內加爾的巢箱大些,約30 x 30 x 60cm 一次約產4顆卵,常於第2顆蛋生出後才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6-28天,天氣溫度高低會影響蛋孵化的速度,8-9星期後羽毛長成,12-14周後幼鳥開始會獨立行動。
------------------------------------------------------------------------------------------------------------------
06回聲鸚鵡 (Echo Parakeet)
回聲鸚鵡是全世界最稀有的鳥類之一,也是最瀕臨絕種危機的鸚鵡之一,在1986時野外的數量只有8 -12只(只有3只母鳥),1996年時增至40-50只,近年在保育人員的努力之下數量已增至100多只,外貌與環頸鸚鵡(月輪,Ring-necked
Parakeet)十分相似,但羽色較深體型略大,尾巴與翅膀較短,叫聲較為沙啞;牠們原有十幾種血緣相近的亞種分佈在印度洋的島嶼與非亞兩大陸的濱海或海島地區,但是除了回聲鸚鵡外其它種類已全部絕種,而現今唯一尚未絕種的回聲鸚鵡也因為各種天然環境的威脅而在絕種的邊緣徘徊,在1987年時開始的復育工作至今仍在進行著,其保育工作不外乎是能希望讓這些極度稀少的種類免除絕種的危機;人工飼養的回聲鸚鵡數量非常稀少,人工繁殖的成果也不順利,公鳥上喙部為紅色,母鳥為黑色。
體長:35-42cm(13.7-16.5 吋)
分佈:現在僅生存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旁的小島 ─ 模裡西斯,之前可能也曾經棲息於模裡西斯旁的。
-----------------------------------------------------------------------------------------------------------------
07魯佩爾氏鸚鵡 (Ruppell's Parrot)
魯佩爾氏鸚鵡(魯佩氏)是相當少見且不普遍的種類,體型外觀與其它同屬的鸚鵡(Poicephalus)有些類似,生性安靜害羞,由於數量很少、價位高且不普及所以相關數據相對的少,牠們並無其它的亞種,可由外表體色來分辨成鳥的性別,成熟的母鳥(如左圖)在腹部、腰部、背部與尾部有亮眼的藍色,公鳥(見右下圖)則無,這的性徵在14月大後會較為明顯,與許多鸚鵡的處境一樣,棲息地的破壞與不法的捕抓交易使他們的數量日益下降,野外數量可能僅剩9千隻左右。
體長:22cm(8.5 吋)
分佈:分佈在非洲的西南部,主要在安哥拉與那米比亞境內。
整體概述:
魯佩爾氏鸚鵡棲息於乾燥水域附近的乾燥林地、熱帶草原與荊棘叢中,特別愛棲息在高樹上,繁殖期外時常成對或一群20只左右聚集於水源地旁,食物充足時聚集的數量會更多,天然食物包括水果、嫩芽、種子、花蜜、花朵、漿果與昆蟲等等;繁殖季節約始於2、3月,築巢於樹洞內,會使用啄木鳥的巢穴,通常一對成鳥會持續使用巢穴達兩年,下蛋前會花很多時間待在巢內,一窩生2-3顆蛋 ;其族群數量因棲地大幅遭農耕破壞與盜捕,已經逐年下降很多。
飼養摘要:
剛開始飼養時會相當緊張與害羞,對於環境的變動很敏感,但在熟悉環境且有安全感後會顯的有活力且活潑,牠們是安靜的籠養鳥,這是大多數這屬的鸚鵡共通的特性,適應期雖較敏感,但熟悉飼主與環境後會十分健壯;牠們的餵食、安置、照顧等大多同於一般同屬的鸚鵡 ,混合種子搭堅果為主食,時常餵食蔬果類與其它補充類食物如鳥餅乾、蛋黃食物、綜合維他命等為佳。
繁殖:
繁殖成果雖不常見,但大部分類似於同屬的種類,繁殖期間親鳥較敏感,尤其是飼主檢查巢箱時,一窩產3-5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母鳥通常在第2顆或第3顆蛋生出後才開始孵蛋,雛鳥孵出後約在8至9 周大時羽毛長成出巢,在12-13周大時開始會獨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