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人工方式成功孵化鴕鳥種蛋
如何以人工方式成功孵化鴕鳥種蛋
吳淑芬 馮誠萬 國立中興大學畜產系
種蛋係以 45°角直立,且氣室朝上
一、前言
對於雞蛋在孵化時的相關細節,我們已相當清楚,但是有關鴕鳥種蛋的孵化,卻知道的不多。像鴕鳥這麼大的蛋要成功地以人工孵化,必須要有正確的基本知識,例如:孵化的溫度、濕度、孵化器內氣體濃度、適當及規律的翻蛋操作。然而,儘管孵化器的設計已有大幅的改善,鴕鳥種蛋的人工孵化率,仍較其它的家禽來得低。
在澳洲及英國都有報告指出鴕鳥種蛋的孵化率低於 50%,然而在南非的農場孵化率約在 35 ~ 70%之間,不同農場間存在相當大的變異。一般都認為人工孵化的成功率,較鴕鳥在巢中自然孵化者為低,所以有必要瞭解原因,以進一步改善鴕鳥種蛋的人工孵化技術。
二、種蛋的處理
為了要獲得較高的孵化率,對種蛋適當的處理及貯存是必須的。基於這個觀點,我們要儘早撿蛋,而且在運送過程中,要小心地避免所有可能的傷害及搖晃。對大部分的禽蛋而言,一般建議貯存時間為七天以內,但品種間存在著變異;鴕鳥種蛋貯存時間,也是在七天內為宜。野生鴕鳥在產蛋週期開始產的第一顆蛋,在親鳥坐孵前,可能已在巢穴中放了將近 18 ~ 21 天左右,這種情形有報告指出將導致胚較高的死亡率。
在南非,實際的種蛋孵化計劃包括每天撿蛋、實施煙燻消毒 ( 將 80 克過錳酸鉀溶於 130 ml 40% 的甲醛 ( 福馬林 ) 溶液,每立方公尺的空間煙燻 20 分鐘 ) 及以 0.05 或 0.1%之商業用消毒液來清洗或噴霧處理。貯存時,以直立方式將蛋貯存在溫度 15 ~ 20℃、相對濕度 75 ~ 80% 的條件下,且最多只能貯存七天;貯存期間,每二十四小時要翻蛋一次。許多商業用孵化器都配備有種蛋連續式清洗器,而較少使用浸漬式清洗器。洗蛋時,須以略高於蛋內溫度之溫水清洗,如此,可使蛋內膜擴張並封住蛋殼,以免細菌侵入蛋中。一般來說,以沾濕或浸漬來清洗、消毒種蛋的方式,較適合小型鴕鳥場使用。千萬要記得,洗蛋的水必須無菌,以免造成污染或感染。在真空狀態下洗蛋的方式,也有人在研究中。此外種蛋在孵化前,至少要以 25℃的溫度預熱 12 小時。
三、胚的死亡率
在孵化的最初幾天裡,鳥胚的死亡率會達到一個高峰,到中期則會稍稍下降,可是孵化期的最後幾天,死亡率又會大量增加。不止一般的家禽如此,鴕鳥也不例外。但是以人工孵化時,出殼前的 7 ~ 14 天,才是死亡率的最高峰。
引起胚後期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幼雛在蛋中的位置不正確,這是由於不適當的翻蛋、胚位不正及相對濕度過高所造成。在孵化的最後階段,胚常由於蛋內空間過於狹窄,及內外啄殼困難 ( 主要是外啄殼困難 ) 而死在蛋中。我們是難藉由出殼時所觀察到胚的位置來分類及解釋胚的死亡率;但是很明顯地,幼雛的頭出現在蛋殼較小的一端,是最常見的一種胚位不正現象 ( 出現機率 40 ~ 45% )。
四、相對濕度
在孵化期間,水分經由蛋殼散失的速率,取決於蛋殼氣孔的數量及面積、氣孔徑的長度 ( 蛋殼厚度 ) 及介於蛋殼內部與鳥巢或孵化器之間的水蒸氣壓 ( 濕度 ) 的升降程度。絕大部分的鳥類在啄殼前,必須散失相當於最初重量 15%的水分。鴕鳥種蛋水分若散失的不夠,會導致氣室發育不全、氣體交換的情形不理想、潮濕甚至水腫的幼胚,使胚在接近出殼時或稍後即死去。這些種蛋由於水分散失不足,導致胚貯存過多水分在肌肉與皮下,而造成水腫的現象。相對地,若水分過度散失,則會導致胚脫水、蛋殼膜乾化而黏附在胚上,嚴重時甚至無法孵化。
到野外自然孵化的情況下,鴕鳥種蛋平均失重較低些,約在 13 ~ 14%左右。由此看來,鴕鳥蛋較其它禽蛋不同,而且它僅能藉由特別低的孵化濕度,來達到上述失重率的要求,這可能是由鴕鳥生長在乾燥的天候環境中,所產生的一種“適應性”演化結果。鴕鳥種蛋在孵化時的失重少於最初重量的 10% 或高於最初重量的 20% 的話,可能就無法出殼。這反應出蛋殼氣孔的功能 ( 透氣性 ) 與種蛋初重的相關性。
控制水分散失率最實用的方法,就是調整孵化器的相對濕度。鴕鳥種蛋在孵化期間的相對濕度,都比其它種禽類 ( 例如:雞 ) 來的低。雖然,較早的報告推薦鴕鳥種蛋的孵化濕度係介於 50 ~ 55%之間,而為助於提高孵化率,新推薦的孵化溫度是 36℃、相對濕度則在 34 ~ 37% 之間;這也是在南非及澳洲鴕鳥場較常使用的孵化條件。至於鴯 emu 及三趾鴕鳥 ( rhea ) 適當的孵化濕度,則有報告指出約在 35 ~ 40% 之間。因為鴕鳥蛋殼的透氣性較其它鳥類低,為了提高孵化率,一般建議將濕度降到 25% 以下。然而,這麼低的相對濕度有時很難達到,尤其是處在像台灣地區般高濕的自然環境下。一般鴕鳥蛋在孵化期我們可以接受的濕度範圍在 25 ~ 40% 之間,但是相對濕度 40% 時,水分僅會散失約初重的 11%。
五、翻蛋、適當的胚位及通風
鳥類翻蛋的次數不足,會阻礙血管的生長、減少胚體液的產生、減緩絨毛膜尿囊膜的生長 ( 限制氧氣的攝取 )、減少蛋白的吸收及引起胚位不正 ( mal - positioning ),這會造成胚死於蛋中或產生造成虛弱的幼雛。儘管雞蛋的最佳翻蛋頻率為每天二十次,但人工孵化的鴕鳥種蛋最佳的翻蛋次數,卻仍然不是很清楚。野生鴕鳥似乎不常翻動牠們的鳥蛋,通常每天僅翻動一次。
大部份南非的農民,在孵化期最初的 10 ~ 14 天中,讓蛋保持水平,接著讓氣室向上傾斜,與垂直面成 45°,再垂直翻動 90°,每天翻過三至四次,次數不頻繁,最多每小時一次。水平孵化 2 ~ 3 週後,由水平改成垂直孵化,有助於提高孵化率,可高於孵化期間一直保持水平或垂直的種蛋。
初步調查的結果發現,若蛋在入孵時與垂直面成 45°,或者垂直 ( 氣室向上 ),然後再水平放置,會有較好之孵化結果 ( 孵化率較高及胚位不正較少 )。此外在孵化期間,每個鴕鳥蛋的推薦通風量,是每天 7 立方公尺。在啄殼前,種蛋對氧氣的消耗量會突然的增加,而二氧化碳的濃度,則需維持在 0.5% 以下。因此,若規模為 1,000 粒的孵化器,每小時需要 45 升的通風量,以維持適當的通風狀況。
六、出殼
在孵化期的第 35 ~ 39 天時,應把種蛋移到發生 ( 出殼 ) 器內,但每個國家的作法多少會有不同。當種蛋移至發生 ( 出殼 ) 器時,一般建議發生器溫度的設定最好比孵化器低 0.5℃,以便將種蛋所產生的熱散發掉。此時,相對濕度最初會增加至 50 ~ 55%,稍後出殼開始時,濕度會上升至 70 ~ 75%。最後特別強調一點:對發生 ( 出殼 ) 器實施適當的衛生、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七、出殼時的協助
孵化期間的另一個問題,是給予幼雛的幫助過多或不足。農民們常常太早決定給予幼雛幫助,以至於當他們將蛋殼膜剝開時,同時傷害到臍靜脈。但這並不表示不該給予幼雛一些協助,在它們必須依靠外力協助才能存活時,仍應給予適當的幫助,例如胚位不正的情形發生時。依據研究的結果顯示,幼雛應該獨自完成破殼、出殼的動作,才有助於日後的生長、發育。不幸的是,在現今的鴕鳥飼養業者,不當幫助幼雛出殼的行為十分普遍,最糟的是,有些幼雛根尚未準備好要破殼。這樣的結果,便是獲得身體狀況很差的幼鳥。在孵化期間給予孵化幫助,會影響出殼後 14 日齡內的幼雛死亡率,但並不影響超過 60 日齡以上幼雛的生長速率。